
高考延期后的高三備考策略 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 受疫情影響高考延期一個月,帶來的一個可能性判斷就是今年的高考命題難度將保持平穩,這意味著誰的基礎更扎實、誰的發揮更穩定、誰的策略更有效,誰就是最后的勝者。各個學校要從學習計劃、備考策略、幫扶方式、備考心態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調整。 一、調整學習計劃 高三師生要靜下心來梳理一輪復習中(特別是線上教學期間)存在的問題,篩查、歸類線上教學的漏洞。在復課前做好易錯點、易漏點和易混點的排查,制定解決“三易點”的策略,重新制定一個90天的復習計劃,具體落實到每一周、每一天、每一節課。對學生而言,既要有每一學科學習時間的規劃,也要有自主補短板的時間規劃;對教師而言,既要有突破主干知識的策略,也要有針對每一位學生成績提升的個性化策略。 二、調整備考策略 制定計劃側重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夯實基礎,幫助學生盡快修復和完善學科知識體系,讓學生記住必備的知識,教師整理教材中需要學生回歸的內容,引導學生重視和用好教材,這是得分的基礎;二是提升解題能力,通過限時訓練、兩周一次?、試題評析等方式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強化指導與訓練,提升考試中需要的關鍵能力。三是備課組要研究高考考綱、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考試內容改革實施路徑等教育部考試中心學科負責人發表的相關文章及為山東、海南、天津等地命制的模擬試題,洞察高考命題方向,并遴選出針對性強的試題供學生訓練。 三、調整幫扶方式 線上學習產生了三種類型的學生,一是學習自律性強的學生,延期高考可以準備得更加充分;二是被動學習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習基于任務驅動,如果學習任務更清晰更有針對性,延期高考也有益處;三是自制力差、無目標、無動力的學生,延期高考可能毫無用處,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倒退。老師要逐個梳理學生的學習狀況,集體研究,對學生做出精準的分析,開展不同的幫扶策略,指導落實好“一生一策”的私人定制。對于第三類學生,可適當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學生找到目標和動力。 如何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復學后要敢于將自己的學習短板主動曬在老師面前,尤其是自己的學科短板、知識短板和考試短板等;其次,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聯手集體會診;另外,還可以通過作業、考試和個別化的交流與溝通。 教師如何精準幫扶?一,溝通交流,每周一次與受導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二,上課提問,給受導學生更多的提問機會,以了解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科學習興趣;三,試卷面批,每一次考試后,對受導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試卷講評,做到有效診斷;四,個性化輔導,采用提供有針對性的補充練習、進行個別輔導等方式進行查缺補漏,提升學科成績。 四、調整備考心態 各校要防止出現懈怠心理,以為“來日方長”而過于放松,其實即使高考推后一個月,距離高考的時間也不足百日。入校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全員思想動員,甚至在學生回校之前,家長、教師要先動員起來,做到學生、教師、家長三者形成合力。 防止陷入怪難陷阱。學生防止一復學就用力過猛、學得過難,不要把過多時間花在怪難題的攻破上,而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堵住漏洞上。 不放棄、不攀比。一些同學復學因與別的同學比較,發現學得不夠而產生焦慮,此時一定要有平衡的心態,建立自己的學習進階表,而不要受到別人節奏的影響。 組建學習共同體。幾位同學結成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一起梳理知識體系,在碰撞中相互啟發。 家長要轉變角色。家長要從天天關心、過度關懷中調整角色,從居家期間教師家長一肩挑回歸到原本的家長角色上來。 |